资讯 新浪潮论坛探讨古装剧突围 《墨雨云间》导演透露于正3年前布局“长剧短剧化”
首页 资讯 电视剧 新浪潮论坛探讨古装剧突围 《墨雨云间》导演透露于正3年前布局“长剧短剧化”

新浪潮论坛探讨古装剧突围 《墨雨云间》导演透露于正3年前布局“长剧短剧化”

搜狐娱乐讯(胖部/图、文、视频)6月26日上午,“新浪潮论坛-古装剧如何在主流市场突围”主题论坛在上海举行,到场的多位导演、制片人与数据平台、宣发平台负责人,共同探讨近年来古装剧是如何在主流市场突围的,以及多部热剧背后的创制故事。

于正三年前布局“长剧短剧化” “行云小院”待重建

近期热播的《墨雨云间》导演马诗歌介绍,制片人于正其实从三年前就提出了“长剧短剧化”的观点,判断长剧市场将受到短视频冲击,并因此邀请有短剧思维的马诗歌做剧本,突显“强情节、大冲突、多反转”的风格,并在强情节的基础上把人物做得非常立体。

“我觉得从方法论来讲,可能剧本和拍摄、选角这样综合起来让它成为一个好看的戏,我们可能也有一些运气,然后机缘巧合的时段让它播得还不错。”

马诗歌也分析了“菲常萧张”CP如何让观众上头,这一组人物关系从头开始就不是奔着爱情来的,这只是他们各自事业线之外的意外收获,而且他们的爱情是源于灵魂的共鸣;同时也离不开演员的表现,“谨言和星越在现场拍摄时非常松弛,因为他们生活当中就是很好的朋友,在拍摄的时候经常用方言交流。他俩对戏很多时候不是说导演你说怎么拍,而是他们俩会说导演我们又设计了一个东西,你觉得怎么样。”

《颜心记》艺术监制/总制片王晶晶则提出,在同类型古装剧持续涌现的情况下,创新成为一种刚需,“从结构的设计上来讲我一直觉得融合叠加性的结构可以让一个剧的特点更明确和明显的,我们夹杂一些古装加奇幻、古装加新奇这样的元素在里面,叠加性的结构会让大家觉得这个古装剧的设定是不一样的,既真实又好玩。”

《与凤行》制片人郑中莉在总结该剧成功要素时,除了好的人物故事、好的演员选择,也提出了“慢工出细活”的匠人精神,“从2018年底开始买到小说创作剧本,到2022年开机,2024年3月份播出,整体下来有6年的时间,这6年的时间我们集结了行业里最好的主创,也做了很多的创新。包括我们的特效和动作戏,都非常的燃,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

郑中莉认为该剧的新鲜感来自“现实主义仙侠轻喜剧”的定位,用一个人间田园生活来开启三界叙事,“小院儿我当时跟导演说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实景拍摄,必须要找到人物在这里面生活惬意、人间美好、人间小确幸的状态。”剧组在丽水鼎湖峰搭建了一个“行云小院”做实景拍摄,可惜前两天因为发大水小院被冲走,但郑中莉表示“我们还会重建这个小院。”

酷云列举热门剧三特征 讨论端多元化是热剧刚需

除了制作端的话题,现场也讨论了如何判断古装剧是否爆款,哪些数据更有价值?

酷云数娱高级副总裁张雪提出了几项指标:“我们通过对上半年的数据研究发现了一些热门古装剧共通的体现。第一是数据的爆发性,大热剧集的全端播放量和全端热度都呈现爆发式的曲线增长,比如今年《庆余年2》在开播的第二天就达到了全端单日播放量破亿,在开播的首周达到了连续数据的七连涨。这其实就反映了观众对这部剧集前期有很高的期待,以及开篇的剧情上来讲对于观众有比较强的吸引力。

“第二是群像角色会被大众所看见,比如今年热播的《墨雨云间》以及《与凤行》《庆余年2》都呈现了多个群像角色上了角色热度榜的情况;第三是我们的长尾效应,在大热的剧集当中往往是快速增长和平缓下降的数据曲线。比如去年热播的《莲花楼》和今年播出的《惜花芷》,都是在剧集收官了以后依然保持了比较好的播放量大盘。”

微博台网业务总经理伯莉进一步指出了当下热门剧的新特征:“我们现在更希望一个作品不仅仅是播放端有足够多的观众,看只是一个内容触达受众的过程,用户应该给这个作品实实在在的反馈,就是它的讨论度。所以我们在微博这一侧定热度指标的时候就考虑到两点,第一点就是全站的讨论量,包括剧迷和角色;第二是热搜的数量,因为热搜代表着热点效应,短时间内能够带来大众的关注度。”

伯莉也提出了讨论端多元化的一些表现,一是造梗;二是联动,比如打开“影视 文旅”等更多领域价值;三是深度,探讨人文内核或细节解读。“要有不同的多元化的讨论话题点,以及有向下扎根的深度的解读和向广度扩展的跨领域的讨论,这才是一个古装作品,或者是我们说一个影视作品真正能够被称之为爆款的这样一个标准。”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全国电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届二次全体会议暨电影标准化发展战略座谈会召开
下一篇
《这里》曝预告 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技术减龄

评论

共 0 条评论